(2022年元调)去年11 月27日,世乒赛进入八分之一决赛。在一场决胜局中,中国选手梁靖崑以8:4领先。眼看他即将获胜,场外几位观众情绪格外激动,不停地冲他高声喊叫,企图干扰他的发挥。梁靖崑却不为所动,专心思考比赛战术,最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向目标前行的路上,难免会有试图干扰我们的“杂音”。不过,只要拥有无视“杂音”的定力,“杂音”便无法影响我们前进。
(2017年元调)1815年:“今天的学生过于依靠纸张,都不知道怎样正确地清洗写字石板了。如果他们把纸张都用完了,该怎么办呢?”
1907年:“今天的学生过于依靠钢笔与墨水。他们都忘了怎样用铅笔刀削铅笔。”
1950年:“圆珠笔会毁掉我们国家的教育。学生们使用这些工具,然后扔掉。沉迷于这种奢侈中,我们注重节俭和简朴的价值观会被他们抛弃的。”
1987年:“如果学生交上来的论文是在电脑上写的,我会让他们用笔重写一遍,因为我不相信他们是自己在电脑上独立完成作业的。”
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社会进步,让我们感受到曾经对新技术的忧虑是如此的多余和可笑。
(一)赋予题意更多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2022年元调作文题,提示语的上位总结与材料的下位事例几乎完全对接。实际写作成了某种程度的仿写,无论记叙文或议论文,学生选用的材料都将是梁靖崑的相似形。这其实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让写作变成了对标作文题材料的模仿秀。
反观2017年元调作文题,材料的下位事例角度多样,人们对新技术的忧虑有多种原因(或固守于老旧技术、或担心新技术不完善不稳定、或受到以往观念的束缚),这些细微差异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立意选择。与此同时,提示语的上位总结亦能明确划定题意指向,用“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社会进步”来破除人们有关“新技术的忧虑”,至于具体细节的构建,再次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写作空间。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是作文命题在题意构建上的困境。2017年初三元调作文题基本做到了“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的理想境界,在题意的层次感与空间感上做到了完美控制。
(二)赋予题意更多的新鲜感与思想性
2022年元调作文题的题意主旨不过是老生常谈的人生哲理。古人云“虽千万人,吾往矣”,西人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对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加以如此繁复的限定,意义实在有限。
2017年元调作文题则不同。富有时代气息,却不迎合热点。跳出寻常的“人生学”“成功学”写作范畴,用新鲜视角与思辨立场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中,揣摩事理,表达观点。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能够接触新观点、吸收新思想的阅读。
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也应有新观点、新思想的带动。在考场环境下,这一使命很大程度上由命题人承担。
下一篇:武汉历届元调作文汇总大全
专属方案 教师多对一,专业定制
师资保障 中高考经验丰富,专业团队
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激发斗志
金牌教研 科学规划,高效提分
优质服务 全程监督,及时反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武汉龙门尚学一对一辅导中心
鄂ICP备2021001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