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
武汉初中一对一
关注龙门尚学 关注辅导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一对一辅导

全国劳模洪家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来源:龙门尚学初中一对一辅导组 时间:2022-04-25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洪家光,代表所有受表彰者上台宣读倡议书。

洪家光,1998年技校毕业后,进入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作为一名普通车床操作工,他在这个行业摸索前行。

青出于蓝

  刚进厂,厂里安排老师傅给新进工人展示绝活。其中一位师傅展示的绝活是“快速切削法”。

  什么是“快速切削法”?对于一般的工人,零件加工的速度是每分钟600转,如果再快,就会直接打刀。而这位师傅给大家展示的加工速度每分钟可以达到1200转,还不用反转推刀。

   洪家光完全被老师傅的高超技艺所折服,就悄悄打听老师傅的情况,一问才知道,师傅叫孟宪新,是一位全国劳模。

  洪家光下定决心拜孟师傅为师,要成为全国一流的技工。

  在孟师傅的悉心传授之下,洪家光的技术不断提升。他还主动要求加班,抢着干各种累活、脏活、苦活。

优秀的车工有个标准,零件加工精度须达0.08毫米,可洪家光给自己定了个标准,要达到0.02毫米,这个厚度是一根头发丝的四分之一。

  为此,他选择用易拉罐来练手。易拉罐的厚度是0.1毫米,要想把罐子表面的金属漆车掉,误差不能超过1微米,这要求操作人必须眼疾手快,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既要把罐子外面的漆车掉,又要让罐子保持完好无损。通过一次次的磨炼,他才达到了如此精度。

精益求精

2002年临近春节,公司接到了一个重大任务——打磨某重点型号发动机核心叶片的修正工具金刚石滚轮,误差必须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也就是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不能出丝毫差错。洪家光深知任务的困难程度,但还是主动请缨,揽下了任务。

全国劳模洪家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整整十天,洪家光在机床前打磨发动机零件,每天工作14小时,饿了就啃几口大饼喝口水,困了就睡在地上。最后终于实现了超厚滚轮加工精度5倍提升。精度提升的同时,滚轮的使用寿命也比西方同类产品提升了2倍,为公司创造产值8500余万元。经过后续不断实践积累,洪家光又改良了这项技术的不足之处,总结撰写了《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得到了多位院士和用户代表的高度评价。

  洪家光工作至今,共完成了16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技术难题。

他通过图书、视频等多种形式,把自己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带动自己的团队,甚至是行业的共同成长。

洪家光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了很多成就,光国家专利就有7项。成名之后,有一家国外航发公司开出千万年薪的高价邀请他,可是被他婉拒了,他说,个人财富再多,都不如国富民强重要。

  【多维解读】

潜心学艺。洪家光搞技工向全国劳动模范看齐,不怕脏活累活,心中只有一个最高目标,0.02毫米的精度。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他在实践中摸索着进步,用易拉罐练手,通过无数次极致的磨炼,最终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我们看到一个大国工匠的人格魅力。

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态度。洪家光亲手打磨航空发动机零件,一点点提升着“中国精度”,他废寝忘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带动了周围人的进步。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别样的色彩。

(《全国劳模洪家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龙门尚学江夏校区元老师整理)

专属方案 教师多对一,专业定制

师资保障 中高考经验丰富,专业团队

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激发斗志

金牌教研 科学规划,高效提分

优质服务 全程监督,及时反馈

龙门尚学校区:江夏校区光谷校区水果湖校区武汉中学校区青山校区吴家山校区崇仁路校区钟家村校区

咨询总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武汉龙门尚学一对一辅导中心

鄂ICP备2021001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