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诗歌经常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也就是“眼见为实”。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诗人通过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即“所想为虚”。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以激发情感,丰富内涵。
因为山水田园诗多是借景抒情,因此鉴赏其虚实结合手法时首先要分清景物与抒情、具象与抽象。如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该诗通过实写瀑布之景,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实中存虚,虚实结合。
山水田园诗中虚景和实景的关系,经常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来突出中心的。具体来看,作者经常会使用联想和想象来达到虚实结合的状态,使作品充实而空灵,具体而含蓄,富有艺术魅力。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从海客、越人口中的天姥山写起,为我们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同样,他的《蜀道难》也是借五丁开山的神话来凸显蜀道的险峻。而唐代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更是虚实结合的典范:“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本诗只有首句写实,其余三句均为虚。“一夜”句是想象中有夸张,“醉后”句哪来实景?“满船”更在梦中。
在解析技巧的时候要注意虚实结合跟联想想象的区分。虚实结合必须使用联想想象,联想想象却未必一定是虚实结合。
(《山水田园诗中的“虚”和“实”》由龙门尚学青山校区武老师整理)
专属方案 教师多对一,专业定制
师资保障 中高考经验丰富,专业团队
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激发斗志
金牌教研 科学规划,高效提分
优质服务 全程监督,及时反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武汉龙门尚学一对一辅导中心
鄂ICP备2021001515号